随着社会的发展,诸多传统习俗逐渐被人们淡忘,尤其是丧葬白事,如今的 90 后、00 后几乎很少接触。然而,若不了解丧葬习俗,可能会遭遇诸多问题,带来困扰。那么,丧葬的基本习俗究竟有哪些?具体流程又是怎样的呢?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一下。
我国的丧葬习俗主要包含:指路、丧服、停灵、出殡、死牲、合葬、朝向、焚烧、服丧等。
具体过程如下:
丧葬习俗的讲究:
1. 指路:亲人离世时,需举行“指路”仪式,并开展相应活动,使逝者觉得此处无尘埃,是享福之所。
2. 丧服:逝者通常身着白布衫、蓝裤。人们认为白色象征纯洁,蓝色乃民族本色。所用布料需为平纹,且不穿棉衣。子女需亲手为逝者穿衣,逝者的遗物,包括衣物、生活用品等,都要予以焚烧,不可留存。
3.停灵:民间停灵时间一般不超 3 天,随后在殡仪馆举行追悼及告别仪式。但部分地区会请当地的“先生”,依据逝者的生辰八字,推测适宜举行追悼仪式的日子。
4.出殡:过去出殡,亲属披麻戴孝,灵车上遗体脚朝前。如今因殡葬改革,遗体需先火化。火化后,将逝者骨灰及碎骨装入布袋,再放入骨灰盒,通常是骨灰盒正面朝前。
5.死牲:过往习俗,有人去世,无论贫富,皆会以牲畜祭献,大到猪牛,小至鸡。若逝者年岁较高,供品被视作福物,可分给亲属。祭献的鸡,多留给帮忙送灵下葬的亲友出殡归来后食用。
6. 合葬:夫妻合葬有讲究,通常男在左、女在右,蒙古族则相反。若有小辈合葬,小辈在西侧,长辈在东侧。部分地区,夫妻合葬若一方先逝下葬,另一方后逝下葬时,需先请出前者骨灰盒,见面祭拜后,再同时下葬。
7.朝向:过去遗体土葬,朝向为南北竖向,现在骨灰盒多面南背北。也有部分地区参照过去习俗,南北竖向安葬,取“百年好合”之意,代表永恒的安详。
8.焚烧:传统习俗是焚烧元宝、黄纸、纸质生活用品,如汽车、房子、电视、空调等。
9.服丧:古时的守孝习俗,近代演变为祭七(头七至五七、或七七)。在家设立灵堂,祭百日和周年。服丧期间,需穿素服,食素食。
发展至今,诸如合葬、服丧等习俗有的已被摒弃或替代,但不少农村地区仍坚守着一些传统的丧葬礼仪。
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内容,更多关于丧葬的知识,欢迎关注讣告网小编。中国几千年的丧葬传统文化应当得到基础的了解和传承。
在线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