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七月,在一些迷信观念中,被视为“鬼月”,有着着众多神秘且奇异的习俗和传说。相传,此月是阴曹地府的“休假之期”,鬼魂们得以来到阳间游玩。民间流传着“七月初一鬼门开,七月十四鬼乱窜”的俗语,而七月十五的“中元节”,更是位列民间四大“鬼节”。
在中元节,为安抚阴魂、祈求平安顺遂,人们依照传统准备丰盛的祭品,并烧纸钱。有人怀着美好的心愿,期望已逝的亲人在地下能生活美满;也有人期盼鬼魂享用祭品后,不在阳间生事。
虽说“鬼月”百鬼夜行之类的说法欠缺科学依据,但从天文历法的角度考虑,农历七月确有其独特之处。此时,白昼日益缩短,黑夜渐长,阴气渐浓。再者,七月标志着秋季的开端,正值瓜果成熟、丰收在望之际,也正因如此,众多与鬼神相关的传说得以流传,人们举行各类祭祀仪式也就不足为奇。
然而,即便“鬼月”的说法充满迷信色彩,对于老一辈传承下来的禁忌,我们仍需抱以敬畏之心,部分习俗劝诫也不妨适当遵循。例如,人老体弱者和年幼的孩子在农历七月的夜晚最好不要外出。因为这时天气转凉,昼夜温差显著,容易染上风寒,且蚊虫猖獗,正如民间所言“七月十五钢嘴,八月十五蹬腿”,再者,切勿随意拍打他人的头和肩膀,也不要在夜晚大声直呼别人的名字。据说,人的身上有三把火,分别位于头部和两个肩膀,突然被拍打容易受惊,甚至可能“吓丢魂”。并且在农历七月,夜晚直呼他人名字不仅显得无礼,还可能触犯忌讳。
走夜路时不要哼歌或者吹口哨,尤其不可相互开玩笑。哼歌和吹口哨被认为有唤人的意味,独自夜行时这样做或许会惊吓到他人。在农历七月晾晒衣物要及时收回。由于昼夜温差加大,夜晚会有露水,衣物若不及时收回,不仅容易发馊,还可能被露水打湿。
餐桌之上也有讲究,“桌上不摆三盘菜,六人不做乌龟席”,农历七月作为祭祀之月,摆三盘菜会有上供的不良寓意。用餐时切忌将筷子插入饭碗,应当注重基本的餐桌礼仪。
烧纸钱时也存在不少禁忌。需用蜡烛点燃,同时喃喃诉说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祝福。烧纸钱过程中,要留意火焰方向和风向,以防引发火灾,且不可拍照、录像、大声喧哗、吸烟或饮酒等。
在线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