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,其最初之意即为宣告丧事。而 讣告,顾名思义,是用于向外界传递丧事消息的一种特定行文。当家庭遭遇丧事时,通过特定的文书形式向亲友、同事等宣告逝者离去的消息,此文书即为 讣告。需明确的是,讣告属于近现代以来在丧事办理中所采用的文书形式,其发布方式多样。既可以在逝者生前工作的单位以及生活的区域进行张贴,也能够借助广播、电视或者网络等各类媒体平台予以公布,从而使公众或者特定的知情人员获悉相关信息。

在传统丧礼中,规范的报丧方式被称为 ,即 赴告,意思是派人迅速前往报丧。字蕴含着急切、快速行进之意。如在《礼记・檀弓上》中有:伯高死于卫,赴于孔子。这里的 便是派人前往报告丧事的意思。

古代,有身份地位、讲究礼仪的人家办理丧事时,负责报丧的人员会携带主家的丧事书柬,即 讣闻(并非 讣文)。这就如同举办喜事时发送请柬一样,上面会清晰地注明被邀请人的姓名、事由、时间、地点等重要事项。因此,讣闻讣告有着明显的区别。如今网络上不少人将 讣告讣闻混为一谈,这是不太准确。

在传统社会中,由于人口相对较少,居住较为分散,加之交通、通讯等条件不够发达,通常会采用赴告的方式,也就是亲自或者派人上门去告知丧事。所以,我们现今所使用的 讣告,应当是近现代才出现的丧事通告形式,在传统的规范丧礼中是不存在的。25


在现实生活中,关于家有丧事书写讣告,有如下基本要求:

1、使用范围要求

对于一般的普通人,没有显赫的功绩或重要的职责。邻里之间相互熟悉,家中有丧事时,彼此都能知晓并提供帮助,因此通常不需要使用 讣告。然而,对于在城市工作、社交广泛,拥有单位和众多同事朋友的人来说,使用 讣告就显得很有必要。民间素有 奔丧不奔喜的说法,讣告在此起到了通知和告知的关键作用。如今,尽管通信便捷,网络方便迅速,可以通过发送朋友圈讣告等通知。按照常规习俗,纸质的 讣告仍需制作。并且,逝者生前工作过的单位和生活过的区域,也应当张贴 讣告

2、书写格式要求

讣告通常由三部分构成,分别是标题、正文和落款。

1)标题

讣告的标题一般为 讣告二字。若采用打印的方式,标题可使用黑体加粗,字号根据纸张大小来设定。若用水笔或毛笔书写,标题可以选用楷书或隶书,正文则可用行书或楷书。

讣告也可以添加前缀,例如 某某某讣告,直接在标题中标明逝者的姓名。

2)正文

正文主要涵盖逝者的逝世情况和治丧安排。逝者的生平、品德操守以及贡献等内容。讣告的重点在于通知吊丧人员前来吊丧,所以必须明确逝者的过世时间、丧事办理的地点、开吊时间、火化时间、追悼告别时间等关键信息。其他内容相对次要。倘若 讣告不期望他人前来吊丧,那么它实际上更像是一则消息,是否告知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。

3)落款

若以孝子的身份书写 讣告,落款可写主丧孝子的姓名。若由单位负责主丧治丧,讣告的落款则可以标注单位名称,其次写明日期

3、制文行文要求

1)依照传统讣告讣告通常只用白、黄两种颜色的纸张。为长辈办理丧事时使用白纸,为晚辈办理丧事时使用黄纸。

2讣告的排版可以是横排,即从左向右书写,从上往下分行;也可以遵循古法竖排,即从上向下书写,从右往左分行。

3讣告的语言应当显得典雅、肃穆、庄重、简洁。且只使用陈述句,避免其他句式。

4讣告的正文一般不分段,可以顶格书写。

4、附 讣告范文

1)孝子治丧讣告

 

母亲 ××× × × × 日在 ×× 病逝,享年八十五岁。母亲一生慈爱,为家庭默默付出,深受家人敬爱。谨定于 × × 日在 ×× 殡仪馆举行追悼仪式,× × 日火化。特此讣告。

 

××× 哀告

× × ×

 

 

× X大代表 ××× 同志因病久治不愈,不幸于 × × × × × 分在 × 市逝世,享年八十五岁。××× 同志一生清廉正直,工作兢兢业业,为城市发展贡献良多。兹定于 × × × 日在 ×× 殡仪馆举行追悼会。遵照 ××× 同志遗愿,丧事一切从简。特此讣告。

 

×× 人大

× × ×

 

相关内容: 讣告 讣告制作 讣告范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