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讣告?讣告是逝者所属单位或家属向其亲友、同事、社会公众宣告某人离世消息的一种传递方式,是在亲人离世后第一时间向外界传递这一悲痛消息的文字表述。
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明了,下面是讣告网小编整理的“告知亲朋好友老人去世的朋友圈讣告”。讣告网是专业的讣告制作网站,分为古风、传统、简约等讣告模板,提供一键制作讣告,大家不妨可以看看。
以下是讣告网提供一个讣告范文的例子:
“先父/严讳名[父亲姓名],恸于[逝世日期]寿终正寝,享年[X]岁。先父一生勤勤恳恳,为家庭付出良多。子女随侍在侧,亲视含殓,正柩夷于堂,尊礼成服。谨定于[追悼会日期]于[追悼会地点]举行追悼会,以寄哀思。”
孝子:XXX
此处举一个简约式讣告:
其实在故老的中国,讣告往往有着固定的格式,例如,“哀启者:先夫/严/慈谁谁谁恸于某年某月某日逝世……”。这里,对父亲的称呼常为“严父”或“先考”,对母亲则称为“慈母”或“先妣”。而且,在提及逝者年龄时,多会采用虚岁,有意多说一两年,以此暗示逝者生活顺遂、寿数绵长。
其次,在描述逝者临终情形时,通常会着重强调“子女随侍在侧,亲视含殓,正柩夷于堂,尊礼成服”。意思是,逝者离去之际,子女陪伴身旁;在逝者入棺之时,子女也在近旁。之后,依循既定的仪程完成一系列庄重的仪式,“尊礼成服”之后,这套仪式才算结束。在此之后,讣告会续写追悼会和祭祀的时间与地点。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人去世后,针对死者遗体的整理修饰、哀悼缅怀、安葬入土以及祭奠追思等,存在一系列活动,并通过一套完整的仪式来表达对逝者的深切悼念。
不仅中国文化如此,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,关于讣告也有其特定的规制。逝者去世不称去世,而是“蒙主宠召,安返天国”,意即“上帝将逝者召唤而去”。对于逝者的年龄,也不说“享年多少岁”,而是“在世寄居多少年”,意味着此人现已前往天堂,此前在人世间经历了若干年。此两处是和我们国家差异大的地方。不论如何写法,都与当地文化气息有关。都有其各自的价值观。比如,在中国,对老年人、长辈的尊重是孝道文化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因此,发布讣告之后的追悼仪式、出殡时路上的披麻戴孝等,都体现了对逝者的敬重,也是对孝道文化的传承与遵循。
在线留言